茶為國飲,杭為茶都。一杯清茶,蘊含了杭城的千年文脈。說起杭州的茶,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西湖龍井。其實,杭州的茶香可不止龍井一味,雪水云綠、九曲紅梅、安頂云霧……還有好幾款一聽名字就驚艷的名茶!
杭州產茶,初見于南北朝時期。相傳是詩人謝靈運在杭州下天竺翻譯佛經之時,從天臺山引種而來。
自唐代以來,杭州人喝茶的方式一直在變。唐代,人們將嫩葉采下后制成餅茶,以煎煮的方式,連茶帶湯一起飲用。
宋代人創造了點注的喝法。茶餅需碾成末,用“盞”飲茶。到了明朝,煩瑣的煮茶、點茶被撮泡法取代。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杭州人飲茶的方式變得簡單而直接,更加注重生活化。他們傾向于選擇一個透明的玻璃茶器,在杯中注入85℃的水,茶葉在水中翻滾,清晰可見。
除了西湖龍井,杭州還有多款值得品味的名茶,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西湖龍井茶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聞名于世,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體,其鮮明的特色、天賦的生長環境,優異的品種資源、精絕的炒制技藝、蘊含著的審美藝術和精神哲理,共同成就了它的盛名。 西湖龍井茶區東瀕西湖,南臨錢塘江受“一湖一江”水氣調節和東南季風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多霧。茶山猶如“綠茶皇后”的宮殿,翠竹婆娑,溪澗常流,春花秋桂,常年瑩綠,十分有利于茶葉中芳香物質、氨基酸等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積累。西湖龍井賴以生長的土壤,多為沙質土壤,排水、透氣性好,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小氣候條件造就了西湖龍井茶特異的品質。 古人曾這樣描述龍井茶“龍井茶真者,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后,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边@是對品飲西湖龍井茶所得到的享受真切動人的描寫。 唐代,茶圣陸羽在他的《茶經》中記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北宋時,西湖龍井茶區已經很有名了,香林茶、白云茶和寶云茶被列為貢品。西湖龍井茶的品質在元代得到進一步提升,明代時,西湖龍井茶位列名茶,名聲遠播。 到了清代,西湖龍井茶在名茶中名列前茅。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看茶情、品茶賦詩,還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為“御茶”。自此,到龍井問茶者絡繹不絕。 民國時期,西湖龍井茶華麗綻放,成為中國名茶之首。 徑山茶產于天目山東北峰的徑山,所謂“高山出好茶”,徑山海拔 769 米,位于北緯 30 度最佳綠茶生產帶,山嶺高聳,神木參天,土壤肥沃,氣候潮濕,是我國名優綠茶的最適生態區。 作為傳統的歷史文化名茶一一徑山茶,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于唐朝,由享譽唐朝的國一禪師法欽在徑山寺手植用于供佛待客。茶圣陸羽慕名而至,并在此寫成傳世名著《茶經》。 徑山茶采摘時,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標準,經通風攤放、高溫殺青、理條整形、精細揉捻,最后烘干制作而成。外形細嫩顯毫,色澤綠翠;內質嫩香持久,滋味鮮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品嘗起來帶有絲絲的甘甜、淡淡的清香。 建德苞茶,又名嚴州苞茶,為一種蘭花型細嫩半烘炒綠茶。產于建德市(古稱嚴州)梅城、三都一帶山嶺峽谷中,多次被評為浙江省優質名茶,并獲浙江省名茶證書。 建德苞茶根據品種不同可分為鉆苞、金苞和翠苞,其品質特征為月彎條、花苞形,湯色嫩綠明亮,香氣幽香清甜,滋味鮮醇回甘。 雪水云綠茶因其生長在桐廬縣新合鄉壺源溪畔的雪水嶺和天堂山一帶,此處青山翠擁,常年云霧氤氳,故名“雪水云綠”。 明朝李日華撰《六研齋筆記》記述,宋朝時雪水云綠就作貢茶。1915年(民國四年)曾獲萬國博覽會獎章。 “雪水云綠”令人驚羨的不止是名字,其外形綠潤似劍,玉質透翠,挺而勻,茸毫隱翠。沏之,芽芯上下沉浮,始若雀嘴戲珠,又如劍鋒出鞘,后似水底千峰,亭亭玉立。飲畢,齒頰生津,回甘舒適,滋味脫俗,似胸懷富春江畔的林間香氣,任憑其馥郁繚繞。 天目青頂原稱天目山茶、天目云霧茶,是浙江傳統歷史名茶,生產歷史悠久。唐陸羽《茶經》中就有“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的記載,距今已有1200多年。明代萬歷年間(1573年前后),屠隆著《考槃余事》中將“天目、虎丘、天池、陽羨、六安、龍井”列為六大茶葉佳品。明萬歷《臨安縣志》載:臨安歲供御茶,產于黃嶺山,每年額貢御茶二十斤??梢娞炷坎柙诿鞔驯涣袨榈刍实摹柏暺贰?。宣統二年(1910年)著《臨安縣志》記載:天目云霧茶,各鄉俱產,惟天目山者最佳。是年八月,天目云霧茶在江寧舉辦的南洋勸業博覽會上榮獲特等金質獎。 上世紀七十年代,臨安在充分挖掘天目云霧茶傳統歷史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開發。并在1979年,由當代茶學泰斗莊晚芳教授命名為天目青頂,天目代表天目山,青代表綠茶,頂寓意品質絕佳。 天目山區森林茂密,土壤疏松肥沃,氣候溫濕,相對濕度大,終年云霧籠罩,常年平均溫度為14.6℃,年平均降水量豐沛,是“高山出好茶”的典型范例。優異的生態環境蘊育了天目青頂條緊略扁,形似蘭花,葉質肥厚,銀毫隱露,色澤綠潤,滋味鮮醇爽口,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凈,芽葉朵朵可辨,色、香、味俱佳的品質特征。 九曲紅梅簡稱“九曲紅”,是杭州地區出產的唯一一款紅茶。它屬于功夫紅茶中的一種,產于西湖區周浦鄉一帶,已有近200年的生產品飲歷史,是浙江傳統名茶之一,與“西湖龍井”一起被譽為西子湖畔茶品的“一紅一綠”。 事實上,九曲紅梅并非杭州本土茶農最早種植、加工而來,而是源于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又由于其色澤紅亮、香氣清高有如紅梅,進而得名“九曲紅梅”。 至于九曲紅梅是如何傳入杭州的,坊間還流傳著一種講法:據說在太平天國期間,福建武夷山一帶的部分茶農由故鄉向浙北地區遷徒,并最終在杭州大塢山一帶落戶生活,開荒種茶,以謀生計。這些從福建南來的茶農,善制紅茶,所制紅茶品質上佳,為當時杭城茶行、茶號收購。這一情況,也影響了附近的杭州本地農民們,一段時間后,本地農民們也都相繼仿制,開始了紅茶的加工制作。 大塢山茶農對茶葉的采制極其講究,精益求精,并隨著加工技藝的發展,逐步形成九曲紅梅這一紅茶彎曲緊細如魚鉤、色澤烏潤,以細、黑、勻、曲見長的特殊外形,茶葉品質也大為提高,湯色紅艷鮮亮,滋味鮮爽可口,香氣馥郁,堪與祁門紅茶相媲美,名揚于市。西湖龍井
徑山茶
建德苞茶
雪水云綠
天目青頂
九曲紅梅
千島湖茶
淳安古稱睦州,自東漢即產茶,唐代貢茶睦州鳩坑茶享有盛譽。前清時期,淳安威坪鎮已是淳(安)、開(化)、遂(安)、歙縣四縣茶葉集散中心。舊時,淳安茶葉出口貿易的精制茶統稱“遂綠”,最盛時年產箱茶12000余箱。
2015年,隨著市場的反響和浙江省打造龍井茶戰略的推進,淳安邀請浙江大學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完成了“千島湖茶”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的策劃?!扒u湖茶”品牌包括千島湖龍井、千島湖毛尖、千島湖紅茶、千島湖銀針四個品類產品,原千島湖玉葉更名為千島湖龍井,原鳩坑毛尖則更名為千島湖毛尖。
千島湖龍井外形扁平光滑、尖削碩壯,嫩香高爽、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嫩綠明亮,葉底肥厚成朵。
千島湖毛尖外形嫩綠顯毫、緊結勻齊;內質香氣栗香持久,滋味鮮醇耐泡,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
安頂云霧茶主要產于富陽區里山鎮安頂山,好山好水出好茶,安頂山因“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環境,“高山云霧出好茶”的獨特地形,所產的“富春山居·安頂云霧茶”,色澤翠綠,香醇持久,是茶中上品。 安頂云霧茶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素以香清高、味鮮醇、色翠綠而聞名于世。泡一杯安頂云霧茶,清香撲鼻,小小抿一口,很鮮爽,回味還帶著一點甜。 相傳早在三國時,富陽茶就被東吳帝孫皓列為“皇宴”的必備飲料而譽滿江南;在明代富陽茶葉被列為朝廷貢品,明正統《富陽縣志》“貢賦”記載:“富陽歲進茶二十斛?!?;清《杭州府志》記載有“杭州之特產,良者富陽茶”之語;1926年《浙江之特產》記載:“明時富陽茶為進貢之品,聲譽最隆……今富陽茶色、香、味不亞于龍井茶?!?,其進貢之茶均為安頂云霧茶。安頂云霧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